3月31日,《自然》杂志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,指出压力确实会导致头秃。老鼠实验证明,压力使机体产生压力激素,压力激素使毛囊发育系统关闭,毛发停止生长。
据哈佛大学干细胞与再生生物学副教授Ya-ChiehHsu介绍,毛囊是影响毛发生长的器官,它有两个阶段:“生长周期”和“休眠期”。生长周期中,毛囊干细胞持续分裂使毛发生长,休眠期细胞停止分裂,毛发停止生长并逐渐脱落。
压力过大可以导致脱发,但其具体机制仍不得而知。对此,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。第一,他们将老鼠的肾上腺移除,使之无法产生肾上腺素,从而导致压力增加。结果毛囊进入生长周期的频率是对照组的3倍左右;而对照组则有60-100天左右的毛发休止期,而体内无肾上腺素的小鼠则持续时间不足20天。
然后,研究人员给切除肾上腺的老鼠喂食皮质酮,一种类似于人的应激激素——皮质醇,发现老鼠的毛囊生长周期缩短了,可见应激对毛发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研究者们在九个星期里再次给正常老鼠施加适度的压力,发现他们体内的皮质酮水平升高,并且头发生长受阻。
接着,研究人员移除与小鼠毛发生长有关的细胞内的皮质酮受体,结果表明,在毛囊干细胞移除受体时,激素仍然能够抑制毛发生长;然而,移除小鼠毛乳头细胞内的受体后,毛发生长并未受到激素的影响。可见,毛乳头细胞内激素受体是抑制头发生长的“开关”。
在毛乳头细胞接触皮质酮的过程中,GAS6蛋白的产生就停止了,而GAS6蛋白的作用是通过插入毛囊干细胞促进毛发生长。不含该蛋白,毛囊活动停止。在老鼠的皮肤中注射GAS6,老鼠即使在压力下皮质酮水平升高,毛发仍能正常生长。所以GAS6是开放的
综上所述,压力并不直接影响干细胞,而是干扰了细胞分裂的信号。在毛囊底部的细胞受体中插入皮质酮可以抑制GAS6蛋白的生成,使毛囊干细胞分裂的开关关闭,头发停止生长。
霍苏说,啮齿类皮质酮与人的皮质醇结构相似,其受体也相同,因此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机制可能有一些相似之处,因此在理论上可以发展出一种抗压性脱发的疗法。可以肯定的是,能否应用于人类,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。
第一,我们需要确认皮质醇能像皮质酮一样抑制毛囊生长。第二,啮齿类与人类毛发周期的时间轴不同。大多数的老鼠都达到了成熟,毛囊的休止期也越来越长,而大部分的毛囊功能在1.5岁左右就会停止。相对来说,90%的人体毛囊都处于生长阶段,而皮质醇又不是导致这些阶段的毛囊被迫闭合的罪魁祸首,这也是个问题。
另外一个问题是,头发可以在休止期脱落,但不知道何时会掉下来,所以压力荷尔蒙也可能有一种机制,除了抑制生长之外,能加速头发脱落。
总体而言,尽管有许多问题需要解答,但这次小鼠实验证实了压力导致脱发的解决办法,其中一个突破点可能是GAS6蛋白通路。假如这类应激引起的脱发在人类中得到证实,那么毫无疑问,这是发展新疗法的一个关键步骤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