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??因为相邻小区的一扇门,淞南九村第二居民区85后书记苏澔翔第一次“吃了居民闭门羹,连带的慰问品都被扔了出来”。也因为这扇门,淞南八村、九村两个相邻小区,曾发生过居民对峙、警察出动的激烈场面。不过,眼下事情出现180度反转:不但门被打开,居民反响不错,相邻小区的居民见面会打招呼了,还将举行“789邻里节”。
????其实,与淞南八村、九村小门同时开通的还有淞南七村和九村之间的边门。这三个小区两扇门的背后,折射出不同居民多样化的利益诉求,更让人思索一个问题:在复杂的社区治理问题背后,政府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?
??“连环开关门”之争
????淞南七村、八村、九村均为20世纪90年代的老公房,三个小区共约6500户、2万人口,大多数是来自虹镇老街的动迁居民。
????20多年前,七村居民自行在七村、九村相邻处破墙开门,而九村居民则在八村、九村之间破墙开门,形成三个小区之间的两个门洞。破墙开门给不少居民通行带来便利,但门洞的存在也对周边居民生活安宁带来较大影响。于是,这两扇门敲了封、封了敲,两个“关不上的门”已存在20余年。
????2020年初,因为新冠疫情防控,应三个小区居民主动要求,淞南镇将这两个门洞临时封闭。生活恢复常态后,七村、九村居民先后提出开门要求,而八村门洞附近的居民则极力反对。
????七村居民通过七村、九村之间的门方便接送孩子,九村居民通过八村、九村之间的门可以方便地去银行、邮局。因此,九村居民提出“如果要开七村、九村之间的门,也要开八村、九村之间的门。”于是,三个小区之间形成“连环开关门”之争。
????“有人认为,只要政府出面,把门强行打开就行。但我们认为,这件事政府做不了,老百姓的事还是要老百姓自己做主。”淞南镇副镇长王薇说。在淞南镇支持下,淞南七村、八村、九村以相关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,通过党员议事厅、居民议事会、楼组长会议等做宣传、听意见、理诉求,并就“开关门”的情理法、“有限开门”的具体形式、后期长效管理等三大类议题开展协商。
??不同诉求的拉锯战
????由于居民诉求各不相同,协商的过程注定是一场拉锯战。
????协商最后聚焦两个问题:居民最担忧的是什么?门开了之后由谁出资和管理?分析发现,想开门的居民占大多数,但一部分靠近门的居民意见大,觉得环境被破坏、生活被打扰。
????“协商近3个月,这样的交流、交锋最后交融的过程,也是各方不断取得共识、形成最大公约数的过程。”苏澔翔说。镇政府则为社区协商提供支撑。淞南镇相关职能部门全程指导小区居委会、业委会两个自治组织参与民主协商,律师也进入社区,由法学教授、协会顾问等专家提供专业支持。
????针对八村附近一些不同意开门的居民,除八村居委会干部上门做工作,九村的居委会干部也主动上门做工作。让苏澔翔欣慰的是,当他和居委会干部第二次上门时,居民虽然还是反对,但已让他们进门了。到了第三次,居民们处于观望状态,希望能保证环境不受影响。
????最后,三个小区居民形成共识:七村、九村之间的门,由主要受益方七村居民出资并管理;八村、九村之间的门,由主要受益方九村居民出资并管理。
????此外,还形成边门通行公约:此门仅通行人,不可通行非机动车;开放时间为每天6时—21时,保证周边居民正常休息;不乱丢垃圾,不大声喧哗,不随地大小便……若违反以上公约,特别是严重影响小区居民正常生活的,经协商一致后可封闭此门以示警诫。
????最终,三个小区业委会以两家超90%、一家超80%的业主同意率,让“开门”有了满意结果。
建社区“邻里共同体”
????业主大会通过开门事项后一周内,路面整修和人行门全部安装到位。物业每天及时清扫、开关门,设置“志愿者边门服务岗”进行长期监督和管理。
????“现在我去银行取养老金穿过淞南八村的边门,走10分钟就到了,以前要45分钟。”淞南九村80岁高龄的居民刘根娣说。淞南七村、九村以及八村、九村小区之间的小门正式通行后,每天行人出入有序,周边环境卫生良好,住在周边的居民也消除了后顾之忧。
????淞南八村党总支书记杨邱瑜说:“我们制定的边门通行公约,双方小区居民都能自觉遵守,当这门打开了、管好了,居民自然就满意了。如遇到问题,相邻居委会干部也会及时沟通、处理。”一旦发现有违规苗头,保安和居民志愿者会及时制止或报告。
????九村居委会还专门写了感谢信给八村居民,小区和小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,居民们纷纷在社区通上为居民区书记点赞。八村居民沈庭富说:“九村确实做到了有序管理,以前的脏乱差消失了。”
????为了更加精细化管理,八村、九村的边门在高峰期不设门禁,周边道路、围墙、绿化进一步修整,绿化前面还将装上围栏。王薇说,“开关门之争”也引发建设和谐邻里关系的思考。下一步,将围绕建设“社区邻里共同体”,引入社会组织带领居民共同进行“微更新”,美化两个边门环境。把开门变成一件“美事”,把公共空间、社区花园变成有益邻里交往互动的场所,进而举办“789邻里节”,让居民感受更多社区温暖。看似简单的一道门,实则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大考。(记者 周楠)